实用的幼儿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说课稿 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健康活动"好玩的报纸"。下面我就说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说教材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本次健康活动利用旧报纸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体验各种报纸的玩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只要肯动脑,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包括一些没用的东西都能成为我们游戏的材料,而且一物多玩。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对较简单的体育活动已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稍微难一点,通过自己努力练习才可以完成的目标和活动,加上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比赛较感兴趣。所以在笨活动中我将游戏《冲过封锁线》设计成竞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说目标
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将目标定位于情感、认知、能力三个方面。
1、能自由结伴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
2、在报纸上探索各种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平衡、跳的能力和快速跑的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在报纸上探索各种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难点是:用多种方法尝试用一张报纸放在胸口而不掉下来。
四、说准备
为使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报纸若干及报纸所做成的滚筒、纸球,热身操的音乐及录音机,游戏所需要的器械。
2、幼儿的经验准备:在家与父母初步探索报纸的用途和玩法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其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其能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游戏法、重复练习法等适宜的教法。整个活动我选择在户外进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组织幼儿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以此来达到该次活动的最终目标。其中:
我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疲惫时,幼儿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能充分的表现自我,大胆表达。
2、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应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因此,本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是操作法、体验法、自由讨论法等。其中:
1、操作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会让孩子们操作探索他们手中的报纸应该怎样玩。
2、自由讨论法: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像"报纸还可以怎样玩?"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3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劳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所以在活动中让每一个幼儿参与其中,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的理念。
六、说流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集中,特点鲜明的特点我从热身活动--自由探索--游戏:冲过封锁线--在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幼儿做放松运动,四个方面引导幼儿活动。
热身活动: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入场,在音乐声中做韵律操。这是整个活动的开始,是让幼儿有个好的心情进行后而活动的基础,相当于准备运动。在节奏较强的音乐声中有精神地做操。同时做操的器械是报纸,对幼儿来讲较为新鲜,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与下面的环节相联系。
自由探索:首先让幼儿进行尝试活动引导孩子把纸棒拆开讨论:报纸还可以怎么玩?自由探索玩法:幼儿可一人玩,也可几个人合作着玩,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再就是结伴玩幼儿结伴展示不同的玩法,如:练习跳远、练习钻"山洞"、横躺滚等,在集体探索中启发幼儿边想边尝试不用手帮忙就让报纸在胸口而不掉下来。这个部分我共设计了三次让幼儿自由活动,自己体验的机会。目的是要通过反复的尝试体验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跑步的快与慢是报纸能否贴在胸口的关键"。第一次让幼儿尝试,是给幼儿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机会。以此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配上音乐,以喧染气氛。第二次尝试是又一次地发挥了幼儿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创新。也可调动那些缺乏想象的幼儿。最后一次尝试是为幼儿提供一个练习巩固的机会。大班幼儿竞争意识较强,故游戏《冲过封锁线》设计成竞赛的形式进行,从而也是一个高潮,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情绪。也是动静交替,让幼儿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并对活动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考虑到幼儿地运动负荷,激缓结合。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这次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和做法,由于目前我还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在说课的过程中,存在着疏漏和不足,恳请评委老师们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幼儿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
在这部分主要说清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地位,二是教材的内容,三是教材的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是指明所说课哪个学段哪个领域的内容。
(二)教材的内容主要阐述所要说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材的作用主要阐述通过本课活动,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例1】语言《月亮》
《月亮》一课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内容,月亮是一种自然现象,每晚都会高挂在天空,但它仅仅是看的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散文诗《月亮》富有很浓的儿童气息,把自然界的生物都拟人化了。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贴近幼儿生活。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例2】科学《泥鳅》
《泥鳅》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内容,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 ……此处隐藏18917个字……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用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毛刷作为绘画工具进行涂色练习。
2、体验用毛刷绘画带来的乐趣。
3、促进幼儿手臂大肌肉群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艺术准备:已欣赏过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活动前已经进行过亲子制作的“房子”(用鞋盒等废旧纸盒制作)
2、本节活动材料的准备:毛刷、红、黄、蓝三种颜料、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小小粉刷匠》作为音乐背景,引起幼儿刷色的兴趣。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小小粉刷匠在干什么?
2、教师出示作画工具,引导幼儿先让刷子在小桶里洗个澡,然后在边上靠一靠,最后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刷子刷色的要领:小刷子,别着急,我来给你穿花衣。小刷子,手中握,上刷刷,下刷刷,宝宝乐得笑哈哈。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太多,要上刷刷,下刷刷。
活动小结:
小小粉刷匠们真能干,一会儿就把房子变得这么漂亮了,请小小粉刷匠给自己一些掌声吧!
活动后反思:
1、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以“粉刷匠”的身份来进行活动的。孩子喜欢游戏,孩子尤其喜欢角色游戏,因此教师让孩子成为“粉刷匠”,让他们的绘画活动变成“粉刷匠在工作”,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在讲要求的时候没有讲清楚不可以刷房顶,导致有个别的幼儿在刷房顶。但对托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兴趣很浓厚,我们原先让幼儿都在纸上做画,第一次让他们通过刷房子更对涂涂画画感兴趣。
幼儿说课稿 篇10一.选材来源: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
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
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
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
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五.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